美麗中國:2012,請依舊相信愛情(圖)
摘要:國家旅游地理12月11日 當快節(jié)奏高壓力漸漸消磨了情調(diào),當虛擬網(wǎng)絡(luò)社交悄悄充斥了生活,當名人婚變鬧劇慢慢阻滯了信心,你,是否依然相信愛情? 曾幾何時,大家開始湊著熱鬧跟著人群大喊再也不相信愛情。可當用圖片來回顧2012這一年我們一起見證的事情時,我
國家旅游地理12月11日 當快節(jié)奏高壓力漸漸消磨了情調(diào),當虛擬網(wǎng)絡(luò)社交悄悄充斥了生活,當名人婚變鬧劇慢慢阻滯了信心,你,是否依然相信愛情?
曾幾何時,大家開始湊著熱鬧跟著人群大喊“再也不相信愛情”??僧斢脠D片來回顧2012這一年我們一起見證的事情時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愛情的溫暖,從來都不曾減弱。為愛人打造“愛情天梯”、牽手一起旅行、共同走過82載婚姻……平凡的愛情故事一再上演,訴說著愛情的偉大。很多時候,愛情并不需要多么轟轟烈烈。生活注定由激揚走向平淡,而愛情在時光的見證下也會褪盡鉛華。當兩個人在平凡的生活中相濡以沫、相互付出,終會實現(xiàn)“執(zhí)子之手,與子偕老”的升華。
這是11月4日,網(wǎng)友攀登由鮮花裝扮的“愛情天梯”。當日,曾感動無數(shù)網(wǎng)民的“愛情天梯”女主角徐朝清的葬禮在重慶市江津區(qū)常樂村“愛情天梯”下舉行。上世紀50年代,20歲的重慶江津中山古鎮(zhèn)農(nóng)家青年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“俏寡婦”徐朝清。為了躲避世俗的目光,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。為讓徐朝清出行安全,劉國江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梯通向外界,如今已有6000多級,被人們稱為“愛情天梯”。 新華社記者陳誠攝
圖為西柏坡紀念館兩位“夫妻檔”講解員李亞輝(上,10月26日攝)和何茜茜在工作(10月25日攝)(拼版照片)。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的西柏坡紀念館里,31歲的李亞輝和27歲的何茜茜是講解員隊伍中的一對“夫妻檔”。何茜茜2007年大學畢業(yè)后來到紀念館,成為一名講解員;李亞輝至今已在這里工作了整十年,現(xiàn)在是講解員藝術(shù)團的副團長。相識、相戀、相愛到走進婚姻的殿堂并擁有愛的果實,他們與這片紅色土地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。面對“什么是幸福?”的提問,他們答道:“扎根西柏坡。”(新華社記者 潘超越 張可任 攝)
這是10月1日,譚恩相(右)和彭月華在“婚禮”上向親友展示他們當年的結(jié)婚照。時值二人結(jié)婚50周年紀念日,在子女們的操持下,他們補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時尚婚禮。當年結(jié)婚時沒辦個像樣的婚禮,成為他們多年的缺憾。此次 “婚禮”當天的程序,是按時下最流行的方式設(shè)計的,迎親、婚車巡街、拍外景、到酒店辦婚宴搞典禮,一樣都不少。 新華社記者 孫參 攝
圖為8月23日,"腿鐵漢"州攀登泰山(左圖)并于山頂為妻子喻蕾補辦了遲到10多年的婚禮儀式(拼版照片)。 陳州是山東臨沂市蒼山縣人,6歲時父母離異,8歲開始四處流浪,13歲時的一場意外讓他的雙腿被火車軋斷。殘疾后的陳州,由于家里生活困難,幾個月后便被爺爺帶著外出乞討維持生活。唯一讓陳州遺憾的是,2010年他與妻子領(lǐng)結(jié)婚證的時候,陳州經(jīng)濟困難,根本沒有能力舉辦一場像樣的婚禮,這件事一直讓陳州難以釋懷。于是,他開始夢想著憑借雙臂登上五岳的頂峰,在五岳之巔給妻子一個獨一無二的婚禮。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
圖為張千里和左手在旅行中(拼版照片)。張千里和左手,相識27年,戀愛11年,結(jié)婚8年,自助旅行10年,一起走過23個國家。他們青梅竹馬,走過萬水千山;雙手緊握,邊走邊愛。2012年8月,他們出版了《我們始終牽手旅行》,用圖片和文字紀錄了他們的愛情故事。 新華社發(fā) (圖片由張千里提供)
這是8月11日,趙冬梅在用腳打字(上圖)以及她和丈夫巴特在公園內(nèi)聊天(拼版照片)。今年49歲的趙冬梅和46歲的丈夫巴特居住在哈爾濱一個安靜的街道里。趙冬梅5歲的時候被確診為重度腦性癱瘓,父母給趙冬梅買了一臺電腦后,趙冬梅開始用電腦學習寫作,試著寫一些文章、詩歌。由于兩只手臂無法準確用力,趙冬梅只能靠兩只腳來操作鼠標和鍵盤。2004年,通過在自己的網(wǎng)站和博客上征婚,一個叫巴特的內(nèi)蒙古小伙子闖入了她的生活。當年,巴特這個右腿3級殘疾、比趙冬梅小三歲的小伙子從內(nèi)蒙古來到哈爾濱,并于2005年1月2日,迎娶了趙冬梅。夫妻二人在網(wǎng)上建立了一個殘疾人婚介平臺,并在自家成立梅子婚介工作室,免費為社會上的殘疾人朋友服務(wù),至今已經(jīng)圓了10多對殘疾朋友的婚姻夢。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
這是7月19日張秀桃(左)為丈夫朱光進擦洗身體時,女兒在一旁撒嬌。朱光進1999年在部隊參加演習時意外受傷造成高位截癱,在河北鹿泉市部隊醫(yī)院接受治療,就是在這里,他遇見了現(xiàn)在的妻子——張秀桃。愛情在兩人之間悄悄萌發(fā)。2004年,張秀桃不顧家人的反對,只身一人從河北來到鄱陽,默默地照顧著朱光進。張秀桃每天除操持日常家務(wù)外,還要把一百五十多斤的朱光進從床上抱到輪椅上,又從輪椅上抱到床上,反復(fù)多次。為防止丈夫下半身出現(xiàn)肌肉萎縮,張秀桃每天為朱光進推拿按摩兩個小時以上。 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
8月21日,山東省乳山市白沙灘鎮(zhèn)宮家村宮德云(后)給老伴孫玉翠梳頭。當日,99歲的宮德云把親手在庭院里采摘的鮮花送給102歲的妻子孫玉翠,幸福地迎接即將到來的婚后第83個七夕節(jié)。 這對夫妻相濡以沫82載,形影不離,過著平淡而幸福的生活。 新華社發(fā)(劉國賢 攝)
7月26日,梁本鳳(上圖左)幫丈夫宋士銀洗臉(上圖)以及二人行駛在鄉(xiāng)間路上(拼版照片)。1993年,宋士銀因工傷導(dǎo)致頸椎第五節(jié)粉碎性骨折,致使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。此后梁本鳳一直悉心照顧他,并在2002年,和癱瘓多年的丈夫共同經(jīng)營起這輛每天在百神廟鎮(zhèn)和舒城縣縣城之間往返的中巴客車。10年間,他們共跑車50萬公里,長度可繞地球12.5圈,這是二人風雨同路的見證。 新華社記者 杜宇 徐子鑒 攝
8月27日,在中國民航大學,周穂童將自己創(chuàng)作的3D立體畫展開,拍下一張有趣的照片。碩大的盒子一打開,露出一枚璀璨的“鉆戒”,旁邊是立起的幾個大字“桂子 MARRY ME(嫁給我)”。這其實是一幅精美且飽含愛意的3D立體畫。8月26日,來自中國民航大學的“85后”畢業(yè)生周穗童攜帶這幅由其創(chuàng)作的3D立體畫,從他的創(chuàng)業(yè)城市北京出發(fā),騎行前往廣東省揭陽市,向他心愛的女友桂子求婚。臨行前,他在微博中寫道:“選擇這么一種困難重重的方式求婚,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裝,而是要向你證明,即使生活遇到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和困難,我都會踐行給你幸福的承諾。” 新華社發(fā)(游思行 攝)
網(wǎng)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