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阿勒泰:特色雕塑成為城市凝固的藝術(圖)
摘要:國家旅游地理新疆阿勒泰10月22日訊(通訊員 張軍強)雕塑是一座城市文化、經(jīng)濟、社會發(fā)展的縮影,形象生動、寓意深刻的雕塑作品不僅能構筑城市美的景觀,同時也塑造了城市形象。
國家旅游地理新疆阿勒泰10月22日訊(通訊員 張軍強)雕塑是一座城市文化、經(jīng)濟、社會發(fā)展的縮影,形象生動、寓意深刻的雕塑作品不僅能構筑城市美的景觀,同時也塑造了城市形象,反映了當?shù)孛袼滋厣?,提升了城市品位。眼下的新疆阿勒泰,已?jīng)晃入深秋,樹枝漸枯,落葉泛黃,秋風過后,片片黃葉飄舞,一派這個季節(jié)里特有的蕭瑟景象。
但當你行走在新疆阿勒泰市城區(qū)的一些主干道,會在不經(jīng)意間遇到一些特色雕塑,讓人頓感眼前一亮,這些富有當?shù)靥厣袼孜幕牡袼埽o這個季節(jié)的小城平添了幾份韻味,成為這個城市凝固的藝術。
下面這兩組《牧歌》雕塑,一組是反映放牧的場景,一位哈薩克族老人背手拿著皮鞭,趕著大小羊群悠閑地往前走,嘴角掛著笑意,似乎能聽到老人正在哼著一首古老的民歌;
當?shù)毓_克族牧民放牧的雕塑。
當?shù)毓_克族牧民放牧的雕塑。
當?shù)毓_克族牧民放牧的雕塑。
而另一組雕塑則是反映哈薩克族牧民轉場的,最前面是一位哈薩克族婦女騎在馬上,懷里抱著一個小搖床,她的孩子正在搖床里酣睡。她的后面跟著兩峰駱駝,分別馱著氈房和炊具,最后面還有一峰調皮的小駱駝,正在好奇地四處張望。
當?shù)毓_克族牧民轉場的雕塑。
當?shù)毓_克族牧民轉場的雕塑。
當?shù)毓_克族牧民轉場的雕塑。
當?shù)毓_克族牧民轉場的雕塑。
當?shù)毓_克族牧民轉場的雕塑。
和其他雕塑相比,哈薩克族男子打草的這幅雕塑,更能反映出一種靜態(tài)的美,他頭上綁著毛巾,揮舞著釤鐮,似乎可以聽到“嚓、嚓”的打草聲……
也許是小馬兒不聽話,小男孩撿起石頭向馬兒擲去。
小男孩撿起石頭向馬兒擲去。
當?shù)毓_克族婦女在制作奶制品。
當?shù)毓_克族婦女在紡織。
哈薩克族牧民打草的雕塑。
望遠鏡里的世界。
望遠鏡里的世界。
望遠鏡里的世界。
牛背上的牧童。
責任編輯:吉中君
網(wǎng)友評論